【本報赴韓國特派記者 李萌 李小飛】離開首爾,一路驅車向南行駛兩小時,就來到了韓國十大市之一--忠清南道天安市。這里坐落著被韓國人視為“民族之魂、國家之光”的韓國獨立紀念館。該館陳列有韓國獨立運動及獨立運動家的相關資料。據獨立紀念館事務處長慎鏞寬介紹,韓國獨立紀念館全年對外開放,到訪者既可以在館內了解歷史,也可以欣賞周邊美景。近日,《環球時報》記者也在講解員的引領下,實地感受了一番韓式主義教育。
韓民族獨立精神的象征
獨立紀念館占地394萬平方米,整個園區包含84棟建筑,設有7個不同主題的展示館,以及4D立體影像館、太極旗廣場、綜合服務中心等設施。與人們印象中的歷史紀念館不同,韓國獨立紀念館更像是一個寓教于樂的公園。除展示沉重歷史的展館外,還建有松樹林休息空間、露營場以及楓葉林路等,可以為團隊游客以及全家郊游的民眾提供休憩、露營以及親近自然的場地。其中,圍繞獨立紀念館修建的楓葉林路長達3.7公里,被認為是能感受韓國秋季風景的最佳路線。韓國國家報勛處報勛宣揚局局長李成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獨立紀念館內一年四季的景色都不相同,民眾在感受歷史的同時,還可以更好地欣賞春日、夏風、秋葉、冬雪等各種美景。
據介紹,韓國獨立紀念館的建設發起活動始于1982年,契機是當時日本歪曲歷史書。為建立獨立紀念館,全體韓國民眾掀起捐款和捐獻歷史資料的熱潮。在約900億韓元(約合5.45億元人民幣)的建設成本中,韓國民眾的捐款高達720億韓元。1987年8月15日“光復節”當天,獨立紀念館正式開放。館內主要展示和研究韓國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斗爭的歷史,并進行相關(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目前,獨立紀念館免費對外開放。
“故意慢待日本”
在參觀獨立紀念館的過程中,給《環球時報》記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位于紀念館園區西側的原朝鮮總督府建筑材料展示公園。獨立紀念館韓國獨立運動史研究所資料部研究員梁至善向記者介紹說,1995年8月15日,為迎接光復50周年,重塑韓國人的獨立精神,時任韓國政府決定清算日本統治時期的遺留痕跡,拆除了日本殖民地統治機構--總督府。1998年8月11日,韓國政府用拆除后的建筑材料修建了一座小公園。在修建過程中,韓國還特意設計了一些細節,以體現對日本的“輕視”:不僅將象征朝鮮總督府的尖塔半埋在地下5米的地方,還將公園設置太陽落山的西方,象征日本帝國主義日落西山。
獨立紀念館講解員稱,獨立紀念館的很多地方都展現出韓國弘揚民族獨立精神、自主意識及民眾愛國之心。例如,在2005年韓國光復60周年之際,獨立紀念館開始在太極旗廣場上懸掛具有“光復”象征意義的815張太極旗,這些旗幟常年升起。
“每個韓國人至少來過一次”
《環球時報》記者在獨立紀念館參觀當天,還看到不少身穿軍裝的現役軍人出現在展館中。李成春向記者解釋說,事實上,前往天安的交通并不是很便利,但為提升參觀率,紀念館方面推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項目。以現役軍人為例,他們前往紀念館參觀,可以額外延長一天假期。不過服役期間,只能享受一次這樣的待遇。
獨立紀念館對外交流部部長林貞恩補充說,起初,軍人來紀念館參觀只是為了休閑度假,但參觀后發現深有啟發。紀念館方面同韓國國防部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此為基礎,每年約有10萬人次現役軍人前往紀念館參觀。而這些軍人還可以帶動自己的親朋好友前往紀念館。林貞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獨立紀念館的游客訪問量為平均每年140萬人次左右,預計2019年可以達到200萬人次。“紀念館由我們的國民捐款建成,因此每個韓國人至少都來過一次。”她笑著說道。
那么除了韓國本國民眾以外,有沒有其他國家人士到獨立紀念館參觀呢?林貞恩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每年紀念館方面也會接待一些日本游客。這些訪客通常是學生或歷史研究人員。
“我們會安排一些專場活動,由專家和學生以座談的形式進行交流。只有了解韓國歷史,才能完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這樣才能促成和解。”
→→更多旅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