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據韓國KBS電視臺報道,日本去年7月1日宣布限制對韓出口半導體材料,韓國民眾紛紛喊出“抵制日貨”的口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抵制日貨運動。今年7月1日,韓國迎來抵制日貨一周年。
韓國大學生金秀晶(音)曾于2019年在韓國明洞優衣庫賣場前進行1人示威,她表示抵制日貨運動仍在繼續。在她看來,結束韓國抵制日貨活動的唯一方法就是日本正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韓國國民的反日貨情緒會持續到日本履行韓國大法院的判決為止。
韓國抵制日貨的成果體現在在韓日企的銷售業績上。其中,日本服裝品牌優衣庫損失慘重,年銷售額下降至原來的四分之一,從過去的年銷售4千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3.58億元),降至如今的1.4千億韓元。就此形勢來看,其銷售額在短時間內較難回暖。
去年八月以后,韓國掀起“抵制日貨”運動,優衣庫賣場便無人問津。僅一年時間,優衣庫的18家賣場相繼關閉。在一些表示即便業績受損也不販賣日貨的超市中,曾經陳列日本啤酒、調味料、洗滌劑等物品的貨架如今亦空空如也。根據韓國一家大型超市的銷售額顯示,日本產啤酒和方便面在該超市的銷售量減少了90%左右,幾乎相當于退出了韓國市場。但超市的整體銷售額并沒有因日本產品的減少而受創。韓國超市協會會長金成民(音)表示,韓國無法抵制所有日本商品,但顧客們在選購時十分積極地響應著抵制日貨運動。
據悉,也有部分日本產品“逃過一劫”。例如,日本某游戲機在韓國上市后立即出現缺貨現象;有些日本零售企業的銷售額在抵制運動中并未受太大影響。因此有部分韓國市民指責目前的這一現狀其實是一種“選擇性抵制”。延世大學經濟系教授成太胤(音)認為,有必要區別對待日本政府和日本企業、國民,但對于有問題的情況,也應該就此指出。
據此前報道,2019年10月末,正值“抵制日貨”運動在韓國上演之際,優衣庫發生一則廣告字幕涉嫌侮辱“慰安婦”受害者事件,引起韓國民眾對該品牌的強烈抵制。(編譯:實習生 劉佳怡 審校:吳三葉)
→→更多社會新聞